矿大文化课程

西南地区历史上短暂的炬火,四川矿业学院

------记中矿大在四川的十二年办学

引言

笔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在高考结束之前从未了解到四川曾有一所“四川矿业学院”,当被矿大录取,学习了矿大历史与文化课程之后,我似乎又与矿大多了一份莫名的缘分,驱使着我去探究那一抹莹莹微光。

时间会将一切带过,历史的尘土会将故事埋没,十八年办学,相比于矿大百年的悠久历史,可算一般,但也可以陪同一个新生儿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成人。

我庆幸,网络的发展为我连起了一根根晶莹的丝线,织成一张清透的网,将今日的我与历史中的矿大相连,循着丝线望去,我相信这其中一定不会是默默无闻的十八年,其中的人,故事一定值得我去探寻。

(一)建筑:

中国矿业大学旧址-四川矿业学院,坐落在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华蓥山上,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红旗楼、绿苔铺垫的石板路、石板桥、苍翠挺拔的黄角树,固若金汤的石砌楼、黑板报、白炽灯、珠算盘等讲述其不平凡的过往。

图1-1四川矿业学院俯拍图

一些建筑半圆房顶,有点前苏联建筑味道。采用干打垒方式建成的建筑群,排列错落有致。石条砌成的步梯,连接着一幢幢教学楼、宿舍、办公楼。大部分房子的门上,挂着老式挂锁。

一座坐落在山上的大学,很难想象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交通不便,山路湿滑的恶劣环境当中,没有推土机等设备的帮助下,这座大学是如何牢牢立根在此,又是如何修建奇这占地面积高达8600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当由远及近,我似乎有了一些眉目。

凹凸不平的墙面,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那一个个石块,是如何到的这里,又是如何一层一层垒出了这近万名学子与教职工的“家”,那被人称为四川的“布达拉宫”。

三汇坝,是一个贫瘠的山区,这里曾经是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打游击的地方,整座山都是光秃秃的石灰岩。可是,谁能想到,广大教职工就地取材制造建筑材料,自己动手砌墙盖房,用土石块在山包上建起了一座雄伟的石头城。

1970年,初建校时,有一首打油诗非常流行:“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矿院的。”,由此可见,当时四川建校时学校师生的生活条件是异常艰苦的。

在那时,连学校都还未曾建起,又何谈教授,职工的头衔一说,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号“矿大人”,所有的人都为了建起这座学校而努力。

开始建校时,没有现成的建筑材料,只能就地取材,没有压风机,就人力用铁锤打眼,没有炸药,就用大锅,石磨自制炸药…….

矿大人从不会因为缺少什么而抱怨,如果没有,那我们就自己造,就自己出力!

图1-2 建校劳动

图1-3浇灌混凝土楼板

四川矿业学院没有建在三汇坝平地上,而是选择建在白岩山半山腰。山下是襄渝铁路复线,火车不时呼啸而过。要到学校旧址,必须跨过襄渝铁路老铁轨。

1970年,襄渝铁路建设如火如荼,铁轨途经三汇坝正好在半山坡。郭伟回忆,当年要求学校建在革命路线上,也就是襄渝铁路上。

当年5月,北京矿业学院首批教职工及家属到达三汇坝,加上参与铁路建设的工人、采矿矿工,山沟里的三汇坝变得热闹非凡。

已经退休、同样居住在合川的陈志远老人回忆,他是在1971年9月参与建校的。“第一年没有房子,近千名北京来的老师、职工住在牛毛毡搭建的棚子里,冬冷夏热。学校招了几百名当地民工,组成民工营。我在民工营,和教授、老师、职工一起干活。建校园、建房子首先要水泥,正好有相关专业老师,指导大家先建水泥窑,在最原始的土泥窑里烧制水泥。没砖,就用山上的石灰岩碎石。没瓦,就用水泥做水泥瓦。就这样,一点点把一所大学垒起来了,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一样不少。后来统计,半山腰建筑规模68000平方米。”陈志远说。

四川矿业学院的建筑与同时期的其它学校相比,似乎与“大气”,“漂亮”等字样毫无关系,它确实没有那么吸引人的外貌,但它的一砖一瓦都是每个矿大人的辛勤付出,每一滴汗水都渗透在了那一块块石头的缝隙之间。

可以说,整座矿业学院是每个矿大人的艺术作品,代表了当时每个矿大人对求学,求知,为国出力的朴素情感与愿望,从情感角度上来说,它一定是那个年代,每个矿大学子心目中最美好,最漂亮的学校!

图1-4如今的教学楼外墙

(二)人物:

如此贫苦的学校,仍然为国家,民族,社会输送了许多伟大的人才,为中国的发展,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截至2009年统计,师资班139名学生中有7人已经担任了大学的校级领导(谢和平、柯文进、缪协兴、姜耀东、曹德欣、李锡庆、黄建国(张健))。制图师资班陈德勋,身兼富士康集团总工、现代后勤集团董事长等职,在2007年中国十大慈善家中排名第六;外语师资班王进,成都金斯达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正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站到联合国讲台上作报告。还有王昕、于浩等15位同学已是美国、加拿大、德国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教授或高级专家。其他的师资班学子在国内也都是些高校著名教授、博导、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摘自搜狐新闻)。

在当时正值文革期间,每一届的学生招收的并不是很多,学院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开门办学。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招收普通班工农兵学员,分别于1975年和1976年招收390名和457名学员。

图2-1 围坐学习

恢复高考过后,学校师生的学习兴趣都十分高昂,尽管四川矿业学院的条件非常艰苦,他们也从未有过一声怨言,并且始终对学习保有热情,对自己也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三汇坝的校园当中,无论是教室,图书馆,亦或是食堂,甚至马路边都成了学生们忘我学习的场所。晚上十点后,尽管那时的灯光又黄又暗,但也有许多学生为了读书而早早地去路灯下占好位置,正是那无数次的灯下夜读,才使得大家在当时四川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够愉快地走过来,并且获得很多宝贵的知识。

图2-2 研讨学习

每一张黑白的照片背后都是一段不可磨灭的时光,我们无法想象,当时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他们的状态如何,他们会感到潮湿燥热吗?他们会感到饥饿困苦吗?他们会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吗?我想答案一定是,不会的。

那样的一个时代,正处于文革与高考恢复的时间节点附近,那是一个求知若渴的时代,当饥饿的人遇见能够自由畅快吃食的地方,应该会与矿大学子们一样,废寝读书,学习。

除此之外,四川矿业学院的学长也没有停止对人文艺术的追求。

“《冰山上的来客》《多瑙河之波》……当时学校经常放露天电影。每到周末,当地大人小孩成群结队到学校看电影。学校偶尔还组织舞会,是那个年代当地年轻人唯一能追求得到的时髦。”张人伟教授回忆说,1982年学校全部搬走,有些重庆本地教职工选择留在合川或重庆。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文件确定了88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大约占当时405所高校的约22%,其中60所为“文革”前原全国重点高等学校,28所为新增列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四川矿业学院属于恢复原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行列。

1978年,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三)文化与传承:

精神的力量跨越时空,在学习中感动,在感动中传承。

“崇德尚学”四字校训,不仅仅是如今的中国矿业大学的校训,更是矿大这一路“流浪”所传承下来的精神内涵。

即使历史已经远去,旧址已物是人非,可矿大人从未忘记自己从何而来,“渊深流自远,行健天同功”,我们从未忘记自己的“渊”。

据合川媒体报道,矿大从2008年起组建研究生支教团,于2013年增设合川区三汇镇为第二服务地,近年来连续派遣支教团20多名志愿者为当小学的孩子们传授知识。

图3-1矿大研支团

2019年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的社会实践团队“矿大溯源小队”来到四川矿业学院旧址进行社会实践。

图3-2矿大溯源小队合照

矿大溯源小队深切感受到当年学子的艰辛生活环境,体会到中国矿业大学育人为本,不畏艰苦,坚持办学的精神以及矿大学子刻苦求知笃行的美好品质。12年的四川矿业学院办学历史,是中国矿业大学发展坚实的步伐,12年光辉岁月在大山之中熠熠生辉。

溯源求根,是为了重走当年路,忆起当年事,从破旧中看出生机,从历史中预见未来。源深流自远,行健天同功。100多年来,矿大14次搬迁、12次易名,历经艰辛,颠沛流离。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

结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矿业学院如同一颗短暂而璀璨的炬火,照亮了西南地区教育的天空。十八年的办学历程,虽不及中国矿业大学百年历史的厚重,却也见证了从无到有的奇迹,见证了无数矿大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更为中国矿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如今的中国矿业大学能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当时四川矿业学院的艰苦奋斗

如今,四川矿业学院虽已成为过去,但它的精神和历史价值却永远镌刻在每一位矿大人心中。它所承载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国矿业大学继续秉承着“崇德尚学”的校训,不断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四川矿业学院的火炬虽已熄灭,但中国矿业大学的灯火将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参考资料

(一):搜狐新闻--中国最能流浪的大学,四川矿业学院那段艰苦的时光---矿业界2019-05-31 16:15

(二):中国矿业大学—学校概况|历史沿革

(三):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四川矿业学院建校摄影纪实–2021-9-14

(四):重庆晚报—合川三汇坝深山隐藏中国矿大12年辉煌–2017-09-01

注:配图转自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微信公众号,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