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大历史与新思想

经历孕育精神,精神引领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肇始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从创办之初起,就致力于实业救国、工矿报国,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历史责任,开启了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先河。1909-1949年,学校经历了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等多个办学时期,留下了“坝上长夜、七星灯火”的动人佳话。由其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并称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双子星”,谱写了教育救国、兴学强国的精神赞歌,为新中国储备了宝贵的工矿人才和科技力量,点燃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希望之火。建国后,毛泽东主席提出“开发矿业”的路线,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迁至北京,成为学院路上“八大学校”之一。在全国备战备荒和院校外迁的大背景下,适逢四川重庆以北的华蓥山地区报告发现大煤田,1969年12月15日,工宣队、军宣队和北京矿业学院革命委员会向煤炭部、四川省革命委员会、重庆市革命委员会上报了《关于北京矿业学院基本情况的报告》。报告中称:“按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中央决定北京矿业学院迁往四川省,并由煤炭部领导转为煤炭部和四川省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0年,北京矿业学院从北京搬迁到四川华蓥山三汇坝。1978年,学校从四川合川县三汇坝迁往江苏省徐州市办学。1978年6月,学校正式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1982年初,学校集中到徐州新校址办学。1988年4月2日,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国矿业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砥砺前行,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始终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观世界高校史,从未有一所大学像中国矿业大学一样辗转多地。在如此独特的经历下,孕育了矿大人独特的精神,总结概括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 经历孕育精神,精神引领发展。矿大精神经过岁月冲刷、洗涤、沉淀,不仅没有褪色,反而在新时代愈久弥新,彰显更加耀眼的光芒。

中国矿业大学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说:“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同理,放在学校上依然适用。中国矿业大学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除却在北京办学时期,余下都是在偏远贫困地区。其中以陕西城固县古路坝与四川合川县三汇坝。俩个坝时期最为艰苦。这种艰苦的搬迁迁移激荡了学生的胸襟,在磨砺当中,周围的人互相影响,互相鼓励,互相扶持,坚持磨练意志,砥砺而行这段时间出来的人反而是更有韧性,发展的更有潜力。

抗战时期为了保留我国高等教育火种,学校落脚在陕西城固县古路坝合组成西北工学院,最艰苦的时期学生们刻苦学习,出现了“七星灯火,坝上长夜”的的典故。在吃苦中磨炼坚强的决心、信心和恒心,在吃苦中锤砺能力、增强毅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是伟大事业的砥砺石。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学校为中国的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量的工科人才,,像师昌绪,清华的校长高景德、傅恒志一大批人。从西工走出来的院士,为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工业生产发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在四川合川县三汇坝时期学校师生从北京搬迁到四川共用十五天时间,在“地无三尺平,天无三天晴”的三汇坝上,广大师生用双手建起了一个奇迹“没砖没水没水泥,就地取材造石砌干打垒”在华蓥山南麓的合川三汇镇的57栋石砌干打垒建筑,凝聚的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来的时候是荒山野岭,搬离四川时留下了11万多平方米的校舍。在办学期间因办校地水中含砷,用三百多名学校师生出现克山病,严重时老师在讲台上昏倒。据73级校友回忆说道“当时很多老师都里面都揣着维生素,说如果发现我晕倒了,给我吃维生素。” 在如此恶劣的办学条件下。三汇办学12年间,中国矿业大学共培养了学生3000多人,其中走出了钱鸣高、陈清如、周世宁、谢和平等中国工程院院士,1977级和1978级的学生中,还出了不少大学校长,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才。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选矿科技、矿井瓦斯防治、岩石力学分形研究等重要领域,起到了奠基和开创性作用。

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为;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工作作风。“矿大人”在搬迁历史中传承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为国家煤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专门指出:“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一代代矿大人也秉承学校精神,不党负和国家的培养。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1982 届毕业生是学院搬迁徐州后的第一届毕业生。院、系两级毕业分配工作小组通过深入细致、情理结合的思想工作,宣传毕业生中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的光荣事迹,以及分配到边疆及现场一线的77届毕业生来信。毕业生中涌现出了许多“无条件服从祖国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先进典型。1982年7月1日,全国煤炭学校82届毕业生报告会在学院召开。煤炭部部长高扬文、副部长于洪恩以及干部司司长洪尚清、教育司司长梁东等参加了会议。600多名毕业生和全体师生员工数千人聆听了高扬文部长作的题为“献身煤炭,振兴中华”的报告;2009年6月21日,温家宝总理给我校2009届赴西部艰苦地方就业的30名毕业生回信写道“同学们,基层艰苦地方需要你们,那里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努力奋斗!”;2023届毕业生代表刘纯玮表示毕业后将扎根基层、学以致用,为新疆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无不体现了矿大人“自找苦吃”的精神。体现了矿大“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学校精神。

中国矿业大学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这正是学校追求且践行的。追求卓越1977年,学院开展了27项科研项目,其中承担或参与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16项。1978年,学院承担或参与的科研项目达到40项,其中部属项目36项、省属项目3项、矿校合作项目1项,学院作为负责单位承担的项目14项。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正式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学院有10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后,在四川省、重庆市召开的科学大会及煤炭科学大会上,学院又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表彰。“在山沟沟里一样可以搞科研”是广大矿大人的声音。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3450余人,专任教师2156人,其中受聘教授岗位491人、副教授岗位935人,博士生导师530名、硕士生导师1518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5个。学校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拥有两院院士17名(含外聘),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高端人才12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7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4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6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7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矿大人脚踏实地又开拓创新,知行合一,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是矿大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胸怀天下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矿业大学一直在路上,在去往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的路上,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