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校史,砥砺前行
一年前,我第一次踏入中国矿业大学的校门,那时的我并不了解这所学校背后的厚重历史。随后,怀着好奇与憧憬的心情,我选学了这门校史课,经过半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我逐渐感受到了矿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这也激发了我作为一名矿大人的自信。现如今,正值矿大建校115周年,回望矿大的辉煌历史,让人不由地砥砺前行。
中国矿业大学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被人称为“中国最会流浪的大学”。这其中的每一次搬迁都是对学校精神的考验和传承,也见证了学校为国家矿业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学校的改名历程,则更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焦作路矿学堂到国立焦作工学院,再到中国矿业学院,直至今天的中国矿业大学,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方向。矿大颠沛流离、初心不改的坎坷辉煌的历史令我深深触动。
中国矿业大学,这所承载着百年矿业梦想和无数矿业人才培育的学府,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矿业大学肇始于1909年(宣统元年)英国福公司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她是晚清时期由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时也是在我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并跻身于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从焦作路矿学堂创立到新中国成立,学校经历了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等多个办学时期。尽管几经波折,面临诸多困难,但老一代矿大人实业救国、科技兴煤的理想从未动摇,特别是进人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张仲鲁、张清涟先后担任私立焦作工学院院长,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汇聚了一批知名教授,事业发展进入自创办以来最好的时期。此后抗战西迁,在常务董事孙越崎的领导下,学校在陕西城固与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组成国立西北工学院,与当时的西南联大并称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双子星”。 战胜利后,焦作工学院于1946年在河南洛阳复校,其后又几经辗转,迁河南郑州、江苏苏州,于1949年9月迁回焦作原址。
建国后,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唯一的矿业高等学校,焦作工学院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为适应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培养大量的煤炭专门技术人才,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决定迅速扩大矿业院校规模,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建立中国矿业学院,并将学校由焦作迁到天津。1951年2月20日,学院在天津新址举行了庆祝中国矿业学院天津、焦作两部分合校大会,4月,中国矿业学院举行成立典礼——学校在焦作办学的历史宣告结束。作为新中国以焦工为基础创建的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肩负起为新中国煤炭能源事业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了一所新型大学的崭新风貌。
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1953年,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学校整体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1960年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成为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文革”期间,学校迁至四川省合川县位于华蓥山下的三汇坝镇,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在北京原址设立留守处,1978年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学校从四川合川县三汇坝迁往江苏省徐州市办学。1978年6月,学校正式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1982年初,学校集中到徐州新校址办学。1984年12月22日,在徐州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1997年成为“211工程”建设高校。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
2000年2月,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由行业主管、部委管理办学的历史,成为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等学校之一,实现了管理体制的历史性重大转变,,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两地党委分设,次年两地校长分设。2003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更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独立办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2004年,成为全国正式拥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2006年成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题词曾激励着一代代矿大人为事业不懈奋斗;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指引学校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中兴之路;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学校科研工作并为我校建校90周年题词;胡锦涛同志为我校建校100周年发来贺信。
今年正值矿大建校115周年,钱七虎院士发表讲座,丁肇中先生也为矿大撰写了“中国矿业大学 天行健 自强不息”的题词,学校也举行了盛大的文艺晚会。在这个令人振奋的时刻,我们回望矿大校史,不觉感慨万千,在学校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这些事件和活动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当此之时,我们更应接续前人的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亦孕育出了宝贵校风校训和精神财富,矿大的校训现在表述为“崇德尚学”,校风为“好学力行 求是创新”,矿大精神是“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 追求卓越”,学校秉持“学而优则用 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这些精神财富如同点点星光,时刻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激励我们前行。
在学校发展历史中,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师生校友。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了矿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为国家的事业大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例如张广石先生,他是河南开封人,原名张世忠,为了表达献身矿业的报国之志,更名以明志,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张广石,广石二字合起来即“矿”。从他的身上体现出矿大学子传承绵延的“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的爱国情怀。又如孙越崎先生,20世纪中国著名工矿泰斗,煤油大王。1929年他自费赴美留学,先后考入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主攻矿冶专业。回国后于1934年任焦作工学院常务董事,并在抗战时期主持我校的西迁工作,为我校文脉存续做出重要贡献。为纪念翁文灏和孙越崎两位先生,学校分别设立了孙越崎路和翁文灏路,创办了孙越崎学院,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同时,也有一些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校园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最后走向各行各业。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要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除了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外,校园中还有许多温馨而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并不起眼,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味。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这所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学府。
我觉得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矿大自古以来对体育事业的重视。早在焦作工学院时期,同学就非常注重体育锻炼,学校组织了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和网球队,各项田径球类运动均按时“演习”。张仲鲁院长尤其提倡体育锻炼,在他倡导下,学校积极推进体育普及,于1933年起举办全院体育考试,以示其与操行及学业成绩并重之意。各种体育活动中,尤以篮球一项风行全校。除了校队之外,学生中还有以“晨曦”“少勇”“瓦岗”等冠名的10余支“私人”球队,“每于课毕之暇,各队逐次演习并时有友谊比赛,旁观助兴者亦颇不乏人”。
北京矿业学院时期也设立了文体办公室专门负责全院的文体工作,制定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预备级、一级锻炼手册,组织了“北京-莫斯科幻想性长跑”“百日锻炼”“千分运动”“破纪录、晋一级”等广泛性的群众体育活动,提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个个有计划,人人有指标,天天上操场,大家都锻炼”的口号,所有同学都制订了自己的锻炼计划。全院参加“劳卫制”预备级锻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0%。达到及格以上成绩的占参加总人数的85.7%(其中成绩优秀的占参加人数的54.8%)。
如今的矿大依然延续了对体育的重视尤其是对篮球的重视,每个学期的校园跑要求必不可少,在今年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中,矿大男篮亦挺进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全国四强,并将在接下来的决赛中再度角逐,创造新的辉煌。
此外,矿大在科研方面尤其是矿业相关领域的成就世界瞩目。自学校成立以来,矿大便致力于解决国家能源和矿业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内容不仅涵盖了煤炭资源的勘探、开采、利用等方面,还涉及矿山安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多个领域,为国家能源和矿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学校紧密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和矿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合作项目,其中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大量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矿大的科研水平,也为推动国家能源和矿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校史课程学习,我深感收获颇丰。我不仅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还感受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学术水平和独特的魅力。这些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仅是我们这些后来者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在矿大的时光,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